原标题:屠杀30多万华人,侵吞350亿美元,罪恶滔天的苏哈托为何能善终?
军用卡车停靠在唐人街口,大批穿着军靴的暴徒如魔鬼般一涌而下。他们闯进大楼、逐层搜索,将财物洗劫一空,肆意焚烧车辆建筑。
他们把男人拖到街头,用尖刀割下头颅,将肢体用铁丝捆绑在树上。他们撕碎女人的衣物,在丈夫面前侮辱妻子,在母亲面前侵犯女儿,甚至将削尖的木棍捅进她们的身体。
凄厉的惨叫声持续了近一年时间,足足30多万人惨遭虐杀,大街小巷处处浓烟滚滚、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宛如人间炼狱。
这并非什么恐怖电影,而是1965年底-1966年中,在印度尼西亚境内上演的真实场景。而一手制造这起血腥大屠杀的,正是印尼前总统——苏哈托。
他军事独裁30余年,疯狂屠戮华人华侨,还将整个印尼都变成自己的钱包,一连侵吞150亿-350亿美元巨款,高居2007年联合国“全球贪腐榜”榜首,贪污赃款达到第二名马科斯的3倍。
然而罪行罄竹难书的他在轰然倒台之后,非但没有遭到清算,反倒安享晚年、寿终正寝。印尼政府还为他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国葬仪式。
苏哈托为何要迫害华人?又为何坏事做尽却得以善终呢?本期历史文社,带你走进苏哈托的血腥人生。
1956年9月30日,一辆敞篷汽车在数十万群众的夹道欢迎之下,沿着北京长安街缓缓驶进了新华门。
车上,那位由毛主席亲自陪同,让我国首次启用三军仪仗队迎宾礼节的,正是印度尼西亚开国总统——苏加诺。
彼时正值苏加诺的人生与事业的最巅峰。他以印度尼西亚党主席的身份,带领人民群众成功推翻荷兰的殖民统治,让印尼走向独立自主。他牵头召开万隆会议,并发起了著名的不结盟运动。
国内,苏加诺备受民众拥戴。国际上,他的名望与号召力更是与日俱增,一跃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先锋之一。
可正所谓“树大招风”,就在苏加诺最风光无限的时刻,印尼国内已然波云诡谲、暗潮汹涌。高度亲美的印尼军方、马斯尤美党以及部分地方武装集团,这些势力个个对最高权力虎视眈眈。
尤其是当苏加诺三番五次访华、访苏,不断加强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联系后。印尼()的力量猛增,党员一度超过500万,还有上千万支持者。为此,深感权力受到威胁的,更是坐不住了。
早于1958年便在美国的支持之下,频频煽动地方军队发动暴乱。尽管苏加诺政府一次又一次化险为夷,但最大的危机还是随之步步紧逼。
1965年9月30日深夜22时整,随着苏加诺总统的卫队长翁东中校一声令下,7辆全副武装的军用卡车,齐齐停在印尼陆军七大将领私宅门口。
一批批荷枪实弹的士兵破门而入,将毫无防备的将军们一举擒获。3人被当场击毙、3人被关押至军事基地后处死,仅纳苏蒂安将军一人成功逃脱、幸免于难。
不过出乎意料的是,这场夜间突袭并非军事政变,而是一场捍卫总统政权的正义行动。
就在同年5月,印尼收到秘密情报称,以纳苏蒂安为首的印尼陆军成立了“将领委员会”,意欲在英美等国的支持下推翻苏加诺政府。随后更是截获直接证据,证实军事政变将于10月5日印尼建军节当天爆发。
正因如此,以翁东中校为首的总统卫队才会选择先发制人,于9月30日便将这场政变扼杀在摇篮之中。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次日清晨,翁东中校居然遭人倒打一耙,被扣上“反动政变、企图用暴力手段夺取国家政权”的帽子。很快,被污蔑为“反革命军”的总统卫队,就被清算了个彻底。就连总统苏加诺都遭到软禁,被迫移交大权。
制造出这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大戏的,正是苏哈托。由于苏哈托平日里太过低调、善于伪装,正值四面楚歌、用人之际的翁东中校下意识就把他当成了自己人,同他商讨了不少关于“9.30行动”的事。
谁曾想,苏哈托居然将计就计。先借翁东中校灭掉右翼军方,再给总统卫队泼脏水,最后打着“救世主”的旗号闪亮登场,顺理成章的接过大权。
一夜之间,原本只是少将军衔、在军中毫不起眼的苏哈托,便一跃成为了印尼最高实权者。
这种逆袭无疑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要知道机会永远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苏哈托之所以能够趁火打劫、坐收渔利,早从他的童年经历便能初见端倪。
苏哈托于1921年出生在印尼日惹西部的格穆苏村,尽管父亲是个小村官,算得上捧着铁饭碗的公务员,但由于家中有12个孩子,日子过得依旧捉襟见肘,连温饱都难以保障。
受此影响,花两年时间完成小学学业之后,苏哈托便被迫辍学,开始四处打零工、干苦力贴补家用。教育上的缺失也成为了苏哈托平生最大的遗憾。
不过,相比起物质生活上的缺陷,心理层面遭受的伤害,才真正给苏哈托留下永远的阴影,以至于直接扭转了他的三观和未来。
事实上在嫁给村官之前,苏哈托的母亲还曾3度改嫁。这在那个思想老旧、重男轻女的时代,足以被钉在耻辱柱上。而苏哈托作为12个孩子当中的老二,他自幼便被村民们认定不是村官的亲生骨肉,为此一直遭受着嘲讽、戏谑与霸凌。村子里几乎每个人都曾羞辱问他:“苏哈托,你有几个爸爸?”
最天真烂漫的年纪,承受了来自外界最汹涌的恶意。都说“童年的伤痕需要用一生治愈”,对于苏哈托而言,唯一能够治愈他的只有金钱、地位和权力。他要出人头地、要做人上人,要成为没人敢蔑视和羞辱的无比强大的存在。
没钱、没学历、没有家世背景,在那个世界大战、殖民之风盛行的时期,对一无所有的人来讲,参军就是唯一能够改变命运的途径。于是19岁那年,苏哈托毅然决然参了军。
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样,无论是二战期间,还是1945年印尼独立之后,苏哈托一直都保持低调的状态,从来不争权夺利,也不会主动出风头。
不仅如此,苏哈托一直都以亲善和蔼的面目示人。他总是眯起眼睛,展露出标准的露齿微笑。不管遇到什么急事、难事,他始终冷静自持、不慌不忙,给人一种可靠又彬彬有礼的感觉。
当然,这些全部都是苏哈托虚假的伪装。真实的他非常有能力和手段,战场上战略高超、用兵强硬,私下又能和士兵打成一片。否则他也不会在1945年-1949年荷兰殖民者卷土重来之际,率领部队连连胜仗,一步一步从底层小军官升至连长、团长、军区参谋长。到1965年时,苏哈托已然做到了陆军战略后备司令,少将军衔。
明明野心勃勃、实力强劲,却二十年如一日地遮掩锋芒。苏哈托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卧薪尝胆”。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东南亚研究中心的许利平教授曾指出,爪哇哲学体系中有一种核心思想是:“当你一个人还没有足够强的实力的时候,你不要轻易地去表现你的政治野心,也不要轻易表现自己”。作为爪哇人的苏哈托,便深入贯彻着这一点。
不同于绝大多数人,随着权势地位的提升,名为欲望的胃口越撑越大。苏哈托打从一开始的目标,就是最高的那个位置。所以他才会日复一日低调隐忍,耐心等待能一蹴而就的机会。
“9.30事件”爆发前,苏哈托就已经全盘掌握了右翼军队的政变图谋,以及总统卫队的反击计划,然后提前布局,静看两虎相争,自己坐享其成。
1968年3月27日,苏哈托逼迫仍处于软禁之中的苏加诺“退位让贤”,正式出任印尼共和国总统,随之开启了他长达32年的独裁统治。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无论苏哈托把个人形象打造得多么正面,将上台流程设计得有多么名正言顺,都无法忽视他地位不稳的事实。
毕竟苏加诺作为“印尼国父”,其个人影响力、号召力和民众支持率都是毋庸置疑的。此外,由苏加诺一手扶持起来的印尼,其实力与势力更是让苏哈托产生了满满的威胁感。
苏哈托认为在正式上台之前,一定得先行扫清这些障碍。于是他想出了一个阴毒无比的狠招——排华运动。
苏哈托肆意编造谎言,诬蔑称“中国是9.30事件的幕后真凶”,还组织暴徒四处散播“中国是九月三十日运动的导演者”、“印度尼西亚是中国所武装的”等谣言。
如此一来,苏哈托既能举国之力,最大程度削弱印尼势力。还能通过煽动民族仇恨,将民众的注意力和怒火都转移到中国人身上,顺势掩盖自己的夺权之举。
伴随着苏哈托的谎言,印尼全境迅速燃起了排华的浪潮。无数民众涌向唐人街、中资企业,乃至中国大使馆门前,疯狂烧、施以暴力。
期间苏哈托还制造出“红碗事件”,秘密杀害9位印尼高山原住民大雅族长老,栽赃到华人身上,从而进一步点燃野蛮土著部族对中国的仇恨。并借着升级的暴乱,派遣便衣士兵混迹其中,带头虐杀华人华侨。
这场持续近1年的排华行动中,超过30万华人华侨惨死在屠刀之下,整个一副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的炼狱景象。直到大屠杀落下帷幕,免除后顾之忧,苏哈托才正式上台、就任印尼总统。
印度尼西亚是一个纯粹的岛国,虽坐拥191万平方公里国土,却分裂成为17508个岛屿。受此影响,印尼足足拥有366个种族,且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为了管理好分散各地的国民,同时也是巩固自己的无上权力,苏哈托独创出了一个“双重职能理论”。其他国家讲求军政分离,军队负责军事,政府官员负责政务民生。
但苏哈托执政时期的印尼不同,军事、政治大权通通集中于军队之手。借用一位记者的报道:印尼群岛之上,没有一个村子不是由中士或上士领导;全国没有一家国有企业,不是由上校或将军担任经理的。
可见在苏哈托的骚操作之下,军队势力真就无孔不入,将印尼从上到下的每一条命脉都操纵无疑。而这种军政府独裁的模式,自然也完美捍卫了苏哈托的权力地位固若金汤、不可动摇。
从萨达姆、卡扎菲,到蒙博托、博卡萨。放眼全球,有几个独裁暴君不是贪腐之人。苏哈托也不例外,自大权在握以后,他便逐步发展裙带关系,开启了疯狂敛财之路。
最夸张的是,苏哈托的妻子西蒂·哈蒂娜甚至有着“ten夫人”的称号。因为印尼国内的大型项目若想顺利推进,都必须先行向哈蒂娜上贡10%的好处费。就连手下几个基金会募捐来的善款,哈蒂娜都要吞掉10%的回扣。
苏哈托与他的皇亲国戚们,将印尼的金融、汽车、电力、建筑、森林、矿山、房地产、新闻媒介、交通运输等各行各业的命脉,全都死死攥在手里。正因如此,也有人形容称,苏哈托家族一打喷嚏,整个印尼就会感冒。
用更自白的数据显示,2007年9月17日时,联合国与世界银行曾发表了一份“全球贪腐榜”的《追回被盗资产倡议》,其中清晰列明了各国前元首贪腐的资产总金额。
排名第三的非洲暴君蒙博托,贪腐金额为50亿美元。第二位的前菲律宾总统马科斯为50亿-100亿美元。至于苏哈托,其贪腐金额高达150亿-350亿美元,在榜单上一骑绝尘。
最可恶的是,为囤积这超乎想象的巨额财富,苏哈托竟然选择牺牲国家经济。他不断向其他国家借钱,来填充自己的腰包,从而让印尼的外债一度猛增至1300亿美元以上。
要知道,国际债务危机不仅会导致国内投资规模缩减、通货膨胀加剧,还会因经济衰退激发大规模的倒闭、失业浪潮。
正因如此,当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际,印尼经济直接一夜,沦为重灾区。不到半年时间,印尼盾就贬值了80%,同时股价暴跌、物价飞涨,失业人数更是达到1350万。简直一塌糊涂。
苏哈托独裁30多年以来,印尼民众本就对其家族的巨贪满腹怨言,只是碍于其权势滔天而敢怒不敢言。如今国家经济全面崩溃,连吃饭都成了问题,民众自然忍无可忍了。很快,浩浩荡荡的活动就在印尼各地接连爆发、愈演愈烈,民众们齐声高呼“苏哈托下台”!
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尽管苏哈托自己认为军事独裁无法撼动,但其军政府的其他高官政要却提心吊胆,毕竟没有民众支持的政府哪里能叫政府。
于是,以国会议长哈尔莫科、武装部队总司令维兰托为首,一大批军队高官纷纷表态,直言不会再支持苏哈托当政。甚至于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奥尔布赖特都公开发声,要求苏哈托下台。
1998年5月12日上午,在国际、国内、官员、国民的一致之下,苏哈托于首都雅加达独立宫公开宣布辞职,正式结束了他长达32年的独裁生涯。
夺权篡位、满口谎言、屠杀华人、,苏哈托无疑是罪大恶极、十恶不赦。
他的倒台并没能平息印尼人民的怒火,大家继续,要求国家全面清算苏哈托家族。
可是呢,在人赃并获、声名狼藉的情况下,苏哈托却没有受到任何惩戒乃至于审讯。他宛如一个功成名就、解甲归田的正派人物,低调的安享晚年,直到2008年1月27日因年迈体弱、器官衰竭去世,终年87岁。
不仅如此,苏哈托死后,印尼还给他举行了一场无比盛大的国葬。新任总统号召所有人为苏哈托祈祷,并下令全国哀悼一周。就连绝大部分民众都自发表示,愿意原谅苏哈托的过错。
一个把国家玩弄于股掌之中的暴君,为何能够逃脱惩罚、得到原谅呢?这背后最主要的原因无疑就是——裙带关系。
苏哈托虽然倒台了,但放眼整个印尼,每个部队、每个政府部门,处处都留有着他的势力。例如接任总统一职的巴哈鲁丁·优素福·哈比比,他就是苏哈托当初一手提拔起来的副总统,两人还颇有私交。
这个亲密关系一摆,结果可想而知。尽管早在2000年3月27日,印尼总检查院就曾向苏哈托发出传票。但还没等苏哈托真正接受调查,法院就于同年9月撤销了对苏哈托的刑事指控和软禁。2006年时,哈比比政府更是直接撤回了对他的腐败指控。苏哈托就这么高枕无忧的度过了余生最后的时光。
苏哈托上台之前,印尼的经济简直一塌糊涂。20多亿美元的外债,巨额的财政赤字,高达650%的通货膨胀率,无一不压得印尼喘不过气。
为了赢得民众支持、稳固个人权力,同时也是满足自身对金钱的需要,苏哈托前脚刚上台,立马就推动起经济振兴计划。
他网罗一大批经济学家和专业人才,让他们出谋划策。一边立即重返联合国,以争取西方国家的支持援助;一边热情鼓励外资进入印尼,以推动企业全面发展。
经过第一个25年发展规划时期的努力,1994年时印尼人均国民收入就由70美元增加到了650美元,国家GDP增长率平均达到6%,曾经让人望而生畏的通货膨胀率更是长期被稳定至10%以下。
苏哈托执政时期,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实现了耀眼的腾飞,一跃跻身“亚洲四小虎”之列。相应的,苏哈托的个人声望常年高居不下,还拥有了“印尼建设之父”的美誉。
人民想要的是什么?归根究底不就是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正因如此,苏哈托的残暴、贪腐、独裁,都掩盖不了他对印尼经济、对印尼人民的生活,做出过巨大贡献。所以大家才会选择原谅。
以上就是本期历史文社的全部内容,大家对苏哈托有何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下期再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