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点亮废墟被忘却的纪念碑今夜复活

的旅途,开始了前南斯拉夫纪念碑拍摄之旅,还闯进了铁托废宅和前南最大的军事基地。

这些建筑物背后都有沉重的历史,而在Inhiu的镜头里呈现出来的,却是超越时光的美。她说:

在黑夜中将它们点亮,于我的幻想之境复活,创造属于它们和我的辉煌一刻,正是这种原动力驱使着我前往拜访丛林深处的它们。

随着南斯拉夫的解体,很多纪念碑如今被荒草包围,被人们遗忘。荒草中的纪念碑,那样辉煌又落寞的存在,散发的矛盾美令人伤感。更勿论是它们本体上的造型美学价值,独立于历史概念符号外的,美得夺目又恒久。

在前南斯拉夫的腹地各处,于上世纪6、70年代,兴建了很多形态各异的纪念碑。当疼痛还在,胜利的余晖也并未湮灭,可对过去的审视、对如今生活的怀疑,羞耻荒谬感的层层冲压下,人们开始选择闭上双眼,忘记过去。

锡萨克人民解放游击队是二战期间前南第一支抵抗武装力量。这只游击队于1941年6月22日成立于西塞克附近的Brezovica森林内,这也是当时轴心国入侵苏联的日子。锡萨克游击支队的成立标志着在占领的南斯拉夫内反轴心国抵抗的开始。6月22日也在克罗地亚成为了“反法西斯斗争日”。

建筑由钢筋混凝土制成,并覆盖着不锈钢板,内部楼梯回廊曲线丰富,很有识别性。当年用作博物陈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1991年南斯拉夫内战期间,此纪念碑遭到严重破坏,大量不锈钢板被当地人盗取。我们到访时纪念碑已完全废弃,表面斑驳不堪。

亚塞诺瓦茨集中营是1941年二战期间最为恐怖的纳粹集中营之一,由乌斯塔沙政权在克罗地亚建立的灭绝营,是唯一一个非纳粹运营的灭绝营。1941到1945年间约屠杀了近10万塞尔维亚人、犹太人、吉卜赛人。亚塞诺瓦茨集中营的残暴使其获有“死亡集中营”和“克罗地亚的奥斯维辛”之恶名。

这里绝大部分人是被棍棒打死,或被匕首刺死。有资料显示,集中营里的吉普赛人多半被直接“斩首”。数十年来,这座集中营不只简单的出现在二战历史文献里,在干半岛数次政变中,这个恶梦一度被掩盖,被涂上种种政治颜色,克族人与塞族人的种种恩怨让这里成为了最具争议的纳粹集中营。

铁托时期的南斯拉夫,亚塞诺瓦茨成为战争展览馆。据当时南斯拉夫历史学家估计,二战期间超过70万人死于克罗地亚集中营,其中绝大部分是塞尔维亚人。在“巴尔干各民族兄弟情意深”的宣传标语下,亚塞诺瓦茨是一部教材,提醒塞尔维亚人勿忘历史。

1991年,巴尔干政局大洗盘,克罗地亚宣布从南斯拉夫独立。当时塞族军队包围了亚塞诺瓦茨,纪念馆遭到破坏,馆内大部分历史文献也丢失。

1995年,克罗地亚收回亚塞诺瓦茨,此时克罗地亚官方对当年的大屠杀历史作出修正,宣布纳粹集中营受害人只有4万多人。当时的克罗地亚总统图季曼急于摆脱南斯拉夫的缚,曾下令销毁亚塞诺瓦茨纪念馆,并打算掩埋集中营受害者的遗骸。但该计划遭到二战幸存者和犹太人社团的强烈反对,最终流产。

“要知道,每换一个政府,亚塞诺瓦茨的命运可能都会改变。”一位87岁的幸存者在纪念馆再次开幕时说道。

这座纪念碑超现实感极强。巨大的翅膀与眼球、石材与金属交相辉映,也许是克罗地亚前南时期的纪念碑中最著名的一支了。

到访的第一个夜晚是个大雨夜,糟糕的天气环境还是难以抹杀我当时的激动心情。雨后泛起的浓雾恰好帮助了我们的布光。迷蒙中看远处的纪念碑被一点点照亮,小心脏也彻底融化。

短短11天的旅行,和往常一样,不断陷入一个白天死去、夜晚醒来的往返交替中。我在旅途中的某日写下呓语:

暗夜中滚满泥浆的驶入,兴奋,沉浸,星夜,流云,温柔雄壮的野兽,浓缩的爱夹杂着五分心碎。风,冷,人中一塌糊涂,困倦,非常困倦,困疯了,漫天咒骂,出离困倦。恍惚,幻觉,我是谁,这是哪,这是什么,这么美。太阳升起,迎着朝阳倒下……

结束了连续三日的纪念碑拍摄,我们驱车前往著名的十六湖区,吸引我们的不只有美妙的自然景观,更有密林深处的宝地——Titos Villa izvor(铁托废宅)。

铁托是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总统,国际著名政治活动家。他带领南斯拉夫人民抗击德意法西斯,取得二战胜利;他是不结盟运动的主要发起者,反对苏联斯大林干涉,维护国家独立,倡导国际关系平等;而在他死后,他之前的民族政策也为后续南斯拉夫的分裂打了伏笔。

南斯拉夫在中东欧剧变大潮冲击下于1991年后各奔东西,成为六个单独的国家,对铁托的尊崇被民族分裂和政治分化撕碎。

这座密林深处的宅院紧靠风景优美的湖区,是铁托生前打猎的场所。到访的当夜我们将整所豪宅顺次查看,数量众多的房间沿回廊依次排开:起居室、会议室、台球厅、电影院、通往后山的秘密通道等。

所有房间都被豪华的大理石和橡木装点。我们惊叹于当年的豪华,同时又被眼前的一片破败所包围。

1980年铁托死后,宅院就无人看管,直到1991年南斯拉夫战争爆发,宅院彻底清空废弃。昔日荣光不在,爱恨交织的激荡下,终遭人们遗忘。

探访前南纪念碑是这次旅行的初始目标,而Željava空军基地则着实给了我一个巨大的惊喜。

空军基地是前南斯拉夫最大最贵的地下机场与空军基地,1948-1968年建造,于1991年南斯拉夫战争中大量使用,在1992年被塞尔维亚军用56吨炸药炸毁。

整个隧道约3.5里,地表丛林内还依旧布满地雷,走到哪都是地雷警示的立牌,更勿论隧道内还有不少有害化学粉尘和一对棕熊母子。因为靠近克罗地亚与的边境,我们6次被边防警察拦下巡查,好在熟练掌握“无辜脸”表情,安返无恙。

不同形状的拱门、被炸药爆飞天的闸口,后人的涂鸦、缅怀失者的烛台,散落遍地的军工碎片:子弹匣、米格战斗机图标、铁托画像、军用卡车……隧道内烟尘滚滚,特别是尽头的巨大控制室内迷蒙一片,令人恶心窒息。

一半是挣扎抗拒的身体,心里还时不时的忐忑着,担心传说中的棕熊出现,另一半却是始终异常激动的大脑。

即使是军事盲如我,也犹如四十大盗看到了阿里巴巴的宝库般兴奋,飞速、贪婪得观察拍摄着它们。

一位把我们拦截下的警察笑道:“太有病了,哈哈哈!你们一个人,一个人,长途跋涉到克罗地亚,没日没夜地钻到地下呆了这么多天,只为看看我们当年最昂贵、最失败的一个笑话!”

本文章内所有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均受中国现行法律法规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法律的保护。未经正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为任何目的使用以及向任何自然人或单位提供、复印、复制、出版或利用本文内任何内容,否则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追究经济赔偿和其它侵权法律责任。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